2010年4月10日星期六

『天命金線 薪火相傳』

『天命金線 薪火相傳』
  

人由道生,其關係猶如樹根之於枝葉,水源之於流水,更猶如
母之與子,本末相繫為一體,有不可分離的關係。
  關於人間之所以有道統,其原理和意義,『圓普老祖師』在所
著九蓮聖經道統品第四說;
  「天地真理,本末相繫,質之
本在氣,氣之本在理。理氣質一貫
相通,謂道之一貫流行。
  天地人三才,根繫於道,道為
萬彙樞軸中心,發育萬物,其名雖
異,而理一也。
  宇宙虛空,大而無名,強名曰
一。一,無之動象。一則一切,一
切則一。一而二,二實為一。二曰陰陽,陰陽謂坤乾,陰陽合德,
剛柔有禮,惟有此二。萬物生生,無不出於此二之相推也。
  二而四,四而八,八八六十有四,化而萬彙萬殊,皆統歸於一
焉。
  自古及今,教之宗在道,此為道之命脈,名曰道統。天地有道
,故四時有序。國有君,體制分明。是故,道脈相承,延綿不絕,
天地正理焉。
  修道之根在道統,道統根繫於天。道統有序,心法可證,師生
有印,道統綿綿。
  道統之相續,如是天地定理,往復不窮之謂七。窮則變,變則
通,通則久。反復之道,天之行也。
  道統命脈,猶天地萬物之根,物失根無以生。修道失根無以證

 上天降道,派明師延續道脈,傳道度人,藉著得道、修道,回
復本來面目,人與道自然合為一體。這是為什麼人間有道脈綿延不
絕的原因。
  道統根繫於天,修道的根在道
統。道統由天命的祖師代代相傳不
絕,故人間的道統也可說根繫於祖
師。如無祖師,道統無法延續,人
間亦無道可求。可得,可修,可辦
,可成。正因為上天慈悲,祖師鴻
慈,住世人間,所以,要求道、修
道、辦道、成道,可叩懇祖師授與
三寶心法。心法,就是道。
  歷代祖師都是奉天命,肩擔祖位,代天傳道、授業、解惑、證
道,領導眾生修道,所以,祖師是上天在人間的代表人,是人與天
之間的橋樑。經由祖師指點玄關竅,授與三寶心法,直心率性,就
能歸根面 。反之,如不歸根於天命的明師,縱然修得再好,因為
未歸根,宛如無根的浮萍,充其量只能成就氣天神或辟支佛,依然
在六道之內。這就是道脈金線的可貴。
  天命金線 薪火相傳 淵遠流長 無令斷絕
  道脈之沿革:
  夫大道之行,天地無間,時空不繼,故無量。群生遠之,聖人
述之,有情現之,故道名之:
  金線道統,脈脈相傳,無令斷絕,為拯眾生也。
  道脈沿革接續有二:遙接與直接者也。
一、遙接者-時勢而使不能直接時,由道祖化身再傳,此不得已也
  。
  天降大道,始由道祖傳承,首化伏義晝卦,一劃開天,而成先
  天八卦,神農承之,以成文化道統。黃帝治世時,再化身廣成
  子,名岐伯,傳授心法,濟世醫學,今之素問者。
  道之沿革,始自黃帝,以文載道,直至文王,千五百之歲,名
  青陽期。掌天盤燃燈古佛,
  此乃道祖化身老子留存人間之名;掌道盤伏義氏,亦是道祖化
  身之名,天盤、道盤同為道祖之分靈執掌,人天火部同為其道
  ,此期為君王仁道治世之期。
  紂王無道而不得傳承心法,因文王於羑里,文王為治世,演後
  天八卦,配合先天八卦,王道之始,青陽期數盡。
  紅陽期始文王盡於咸豐,三千之歲,釋迦牟尼佛掌天盤,武王
  伐紂時,火精古佛化身南極長生大帝,再化身姜子牙,掌杏黃
  旗,代天封神,圓滿之後,於西方過十萬億佛土,設阿彌陀佛
  淨土,號阿彌陀佛,掌紅陽期三千年道盤,又名四正文佛。
  人心漸變,治世之道,以王道之不得已也。孔子、釋迦應命降
  生中原與印度,道祖傳承責任,再化身老子,柱下授孔子。出
  涵谷關西赴印度,以度釋迦、國度語言互異,以不言之教,手
  指北辰,星光射眼,釋迦豁然貫通,明心見性,證無上正等正
  覺。老子無為,不留姓名。釋迦思維,燃燈之下得道,故尊稱
  老子為燃燈佛,傳道又名傳燈典故之由來也。
  老子之謂道祖者,青陽伏義
  之下,屢屢化身,以授君王
  ,紅陽化身文王,以授發旦
  武王,師儒之道如是也。
  青陽期,道在君王,證道在
  天;紅陽期,道在師儒,證
  道在天與師,有緣遇佛證道
  者,可成佛聖:否則靈界證
  道。非大開普度之期,許多
  神仙如是也。
  古之道祖所傳授的道,斷斷續續,隱於文化道統之中,非脈脈
  相傳,非師師密付本心,可云道統,不可謂道脈。
二、直接者-祖師脈脈相傳,無令斷絕,謂之金線。
  直接道脈,釋迦而後,師師密付本心,序次如下:
釋迦文佛,迦毘羅國人,掌紅陽佛教天盤始祖。

第一代祖,摩訶迦葉,摩竭多國人。

第二代祖,阿難,迦毘羅國人。

第三代祖,商那和修,摩突羅國人。

第四代祖,優婆 多,吒利國人。

第五代祖,提多迦,摩伽多國人。

第六代祖,彌遮迦,中印度人。

第七代祖,婆須密多,北天竺國人。

第八代祖,佛陀難提,迦摩羅國人。

第九代祖,伏馱密多,提迦國人。

第十代祖,,中印度人。
第十一代祖,富那夜奢,華氏國人。

第十二代祖,馬鳴大士,婆羅奈國人。

第十三代祖,迦毘摩羅,華氏國人。

第十四代祖,龍樹大士,南天竺國人。

第十五代祖,迦那提婆.南天竺國人。
第十六代祖,羅 羅多,迦毘羅國人。
第十七代祖,僧迦難提,室羅筏城人。
第十八代祖,伽耶舍多,摩提國人。

第十九代祖,鳩摩羅多,大月氏國人。

第二十代祖,闍耶多,北天竺國人。

第二十一代祖,婆修盤頭,羅閱城人。

第二十二代祖,摩拏羅,那提國人。

第二十三代祖,鶴勒那,月氏國人。

第二十四代祖,師子,中印度人。

第二十五代祖,婆舍斯多,罽賓國人。

第二十六代祖,不如密多,南印度人。

第二十七代祖,般若多羅,東印度人。

第二十八代祖,菩提達摩,南天竺國人。
繼承道統東來傳化,佛門心印,復還中國,老水還潮。

老為道祖,中原化廣成度軒轅,柱下傳孔子,化燃燈授釋尊,二十八至達摩,返中原授神光,是謂老水還潮,以上西方二十八代祖也


第一代祖,菩提達摩,南天竺國人,胡成古佛化身,

第二代祖,神光,武牢人、老子分靈。
第三代祖,僧璨,袁州人,靈寶天尊化身。

第四代祖,道信,河內人,靈皇尊者化身。

第五代祖,弘忍,黃梅人,淩霄金童化身。

第六代祖,慧能,范陽人,地藏古佛化身。

第七代祖,白玉蟾,粵東人,南嶽大帝身。

第七代祖,馬道一,曹溪人,馬鳴大士化身。
 七祖後諸祖,兼稱祖姓,乃道入火宅,故慧能六祖傳於七祖,交
 懷讓錦囊,作偈曰:

 釋迦從我絕宗風  儒家得我正法通

 三期末後收圓事  正心誠意合中庸

第八代祖,羅蔚,北直隸涿州人,公遠真人化身。

第九代祖,黃德輝,江西饒州人,元始天尊化身。

第十代祖,吳紫祥,撫州府人,文昌帝君化身。

第十一代祖,何了苦,廣信府人,九天斗母化身。

第十二代祖,袁退安,貴州人,元始天尊化身。

第十三代祖,楊還虛,成都人,南海古佛化身。

第十三代祖,徐還無,成都人,彌勒古佛化身。
 楊徐二祖,替眾生頂劫,袁祖復選五行老祖暫任道統,如下:
 火祖,陳火精,成都人,赤精古佛分靈,掌五行火部之盤,道光
  乙巳為眾生頂劫,頭懸漢陽府門上示眾,誓願度盡生,無世
  不出,今復轉生三祖,續任道脈,普度生。

 木祖,宋木成,湖南人,木公古佛分靈,掌五行木部之盤,亦替
  眾生頂劫。
 木祖,宋木成,湖南人,木公古佛分靈,掌五行木部之盤,亦替
  眾生頂劫。
 土祖,安土道,長沙府人,黃老古佛分靈,掌五行土部之盤。
 水祖,彭水德,湖北人,水精古佛分靈,掌五行水部之盤。
 金祖,林金秘,四川人,金老古佛分靈,掌五行金部之盤。
 第十四代祖,姚鶴天,山西人,瑤池金母化身。
 第十五代祖,王覺一,青州人,水精古佛化身。
第十六代祖,劉清虛,青州入,姜太公化身。
第十七代祖,路中一,山東人,彌勒古佛化身。
 
運轉白陽,彌勒古佛掌天盤,又稱白陽初祖。
白陽初祖,路中一,山東人,彌勒古佛化身。
白陽二祖,張天然,山東人,濟公古佛化身,原靈火精古佛。
白陽二祖,孫慧明,山東人,月慧菩薩化身,原靈水精古佛。
白陽三祖,陳圓普,台灣人,圓性古佛化身,原靈火精古佛。
白陽三祖,賴淨蓮,台灣人,子路觀音化身,原靈水精古佛。
白陽萬八道脈,水火既濟,二老化身,遞代流傳,毋有乖誤。
代代師承心印,一貫具傳,頓法法門,師生有繼。
 
三、水火二佛應化人間甚多簡要如下:
  火精古佛:神農大帝-藥師如來、璃光佛。
       昭烈大帝-濟公古佛-白陽二祖張天然。
       關聖帝君-圓性佛尊-白陽三祖陳圓普。
       長生大帝-姜子牙,號阿彌陀佛,四正文佛。
南莘帝君-廣澤尊王,白陽三盤護法天尊。
      註:昭烈大帝即是劉備:南華帝君是莊子。

  水精古佛-正法明如來-南海觀音-白陽初祖胞妹路姑奶奶。
             子路觀音-白陽三祖賴淨蓮。
             白衣觀音-白陽三盤副祖師賴白雲。
       月慧菩薩-白陽二祖孫慧明、中華聖母。
       清水古佛-白陽三盤護法天尊。
  凡正法明如來化身人間者皆稱觀音也。
  正法明如來分靈妙善公主成
就南海觀音,分靈白衣大士(白
衣觀音),皆為坤道身,餘多數
為乾道身,如儒家七十二賢之子
路(子路觀音)。故觀音是一個
稱號。
  白陽期起至清光緒二十四年
(西元一八九七年)至未來一萬
零八百年。
  此期,奉天命掌天盤的是彌勒古佛,掌道盤的,在靈界,是火
精古佛和水精古佛,在人間的是兩位古佛分靈化身的住世祖師。在
此一萬零八百年期間,兩位古佛將無世不出,延續道脈,傳道普度
三曹,完成收圓使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Pages

先天大道 無極老母聖訓 師尊慈語 佛勸世文 大道天书

白 玉 佛

白 玉 佛
share

博客归档

关注者